首页
in nek/Kenneth Lee
原知乎活跃答主,后注销帐号,迁移至 github :
https://github.com/Kenneth-Lee/MySummary
他的文章阅读网址:
https://mysummary.readthedocs.io/zh/latest/index.html
Kenneth Lee的工作和生活总结
本工程原本是知乎上的三个专栏,为了更好维护和备份,迁移为一个git工程,其中包括如下三个主题:
道德经直译
花朵的温室
软件构架设计
我个人不喜欢知乎的氛围,所以知乎的帐号已经删除,以后正式的写作总结,我都改写到这里。我写东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某些复杂的信息进行建模。既然是建模,就意味着我有可能有错误的观察(写出来就是为了更容易看到我观察到的是什么,并判断这种观察有没有错)。我想还有很多人也有这种观察的需要,所以这些观察我也分享到这里来了,但git不是一个好的讨论平台,如果有幸有读者有所赐教,不妨发我的email:
Kenneth-Lee-2012@qq.com
。
在自行维护的过程中,我开始加入新的主题,现在放入的新主题包括:
Linux主线内核跟踪这个主题主要用于跟踪Linux内核主线的升级变化。
概念空间分析这个主题用于整理对各种软件或者其他领域的概念空间的分析。
逻辑哲学论分析这个主题就是文字表面的意思。
本工程用Python Sphinx进行管理,所有的文本都是reStructuredText文档,这是一种文字安排有特殊设置的文本文件,可以被很多git托管服务所解释,所以阅读者可以在如gitee,github这样的代码托管服务上直接阅读每个独立的文件。但如果文档之间有相互引用,或者文档中使用了数学公式,用这种方法阅读都是看不到的。我为此申请了readthedocs的自动生成服务,读者可以直接在这里阅读生成后的版本:
MySummary
另外,2020底,我开始把道德经直译转化为一本书,项目在这里:
https://gitee.com/Kenneth-Lee-2012/daodejing_translation
所以,本项目的“道德经直译”目录中翻译的部分不再进行内容修正,但我仍会使用该目录补充我关于《道德经》的一些建模心得。
当前我用了两个git托管服务,路径分别是:
1.
git@github.com
:Kenneth-Lee/MySummary.git
2.
git@gitee.com
:Kenneth-Lee-2012/MySummary.git
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就近的服务器下载整个项目的源代码。
独立专栏:
《道德经》直译
1.1. 1. 道可道
1.2. 2.不尚贤
1.3. 3. 天长地久
1.4. 4. 持而盈之
1.5. 5. 古之善为士者
1.6. 6. 大道废有仁义
1.7. 阶段小结:食母
1.8. 7. 曲则全
1.9. 8. 有物混成
1.10. 9. 以道佐人主者
1.11. 10. 知人者智
1.12. 1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1.13. 12. 名与身孰亲
1.14. 阶段总结:道之为物
1.15. 13. 出生入死
1.16. 14. 知者不言
1.17. 15. 道者万物之奥
1.18. 16. 吾言甚易知
1.19. 17. 天之道
1.20. 《道德经》逻辑链整理
1.2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1.22. 报怨以德
1.23. 含德之厚
1.24. 知不知上——控制调查范围
1.25. Understand Chinese -- Da De Jing Introduction
1.26. 不笑不足以为道
1.27. 控制名,露出道
1.28. 怎样讨论问题
1.29. 怎样修道
1.30.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1.31. 守弱思维介绍——学懂《道德经》的入门知识
1.32. 道具体是指什么
1.33. 再谈“因果”
1.34. 守弱比守实更重要
1.35. 无名
1.36. 德信
1.37. 不仁
1.38. 例三:名的边界效应
1.39. 活着
1.40. 魂魄辨析
1.41. 早服
1.42. 致虚极,守静笃
1.43. 心和私欲的区别
1.44. 道法自然v2
1.45. 道之可道与不可道
1.46. 思维上的洞
1.47. 战略逻辑递归
1.48.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1.49. 名字在什么时候彻底变成名字的
1.50. 活性的本质
1.51. 关于道的几个问题讨论
1.52. 坐进此道不曰求以得
1.53. 《大唐双龙传》的武功层次
1.54. 架构师思维和哲学
1.55. 不要想太多
1.56. 温故而知新
1.57. 道之柔而名之直
1.58. 抱朴见素——更接地气地一下解释名和道的概念
1.59. 本心
1.60. 本心2
1.61. 怎么理解“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1.62. 鱼不可脱于渊——从神秘司谈起
1.63. 此心光明
1.64. 余食赘形
1.65. 不见可欲
1.66. 完美逻辑
1.67. 将以愚之
1.68. 美之为美
1.69. 恍惚
1.70. 坐进此道
1.71. 复归于婴儿
1.72. 形势情
1.73. 礼是什么
1.74. 理性和感性
1.75. 《老子衍》读书笔记
1.76. 病病——回答几个问题
1.77. 名称空间的一点心得
1.78. 关于“目标”的概念空间分析
花朵的温室
2.1. 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最后一战
2.2. 《哈利·波特》伟大在哪里?
2.3. 邓布利多的战略
2.4. 谈谈子女教育问题
2.5. 初中《西游记》导读1:背景
2.6. 初中《西游记》导读2:主线故事
2.7. 初中《西游记》导读3:宗教背景
2.8. 初中《西游记》导读4-五庄观的故事
2.9. 初中《西游记》导读5-谈一下文笔问题
2.10. 初中《西游记》导读6-聊聊孙悟空这个角色
2.11. 初中《西游记》导读7-唐僧师徒的关系
2.12. 初中《西游记》导读8-争胜车迟国
2.13. 初中《西游记》导读9-习题1
2.14. 一个思想工作报告
2.15. 将军双饮马
2.16. 从虚数谈起
2.17. 《出师表》欣赏
2.18. 怎么背思想政治
2.19. 虚拟语气
2.20. 对称性——讨论平面几何辅助线的添加技巧
2.21. 倒霉的理发师
2.22. 教中学生学编程1:介绍
2.23. 教中学生学编程2:解方程
2.24. 教中学生学编程3:函数图像
2.25. 教中学生学编程4:循环,判断和自己的名称空间
2.26. 理解电流
2.27. 上不上补习班
2.28. 内能的逻辑链整理
2.29. 严格按定义进行逻辑推演
2.30. 严格按定义进行逻辑推演2
2.31. 对称性
2.32. 言为心声
2.33. 曹刿论战
2.34. 惯性系
2.35. 快速学习
2.36. 多谋寡断
2.37. Will and Won't
2.38. 读史的方法
2.39. 《师说》讲什么?
2.40. 鲁迅的《白光》表达了什么?
2.41. 一段引言的翻译
2.42. 生物教材的逻辑链
2.43. 《翦商》读书笔记
2.44. 链表_树和存储
2.45. 线性电路分析原理
2.46. 非线性电路分析
2.47. CSS布局
2.48. 软件如何在CPU上运行起来的
2.49. python工程的原理
2.50. 操作系统实验
2.51. 怎样理解递归
2.52. 在WSL上安装和使用MySQL
软件架构设计
3.1. 什么是软件架构
3.2. 大型软件架构设计
3.3. 架构师具体设计什么
3.4. Use Case图有什么用?
3.5. 使用软件的四种方法
3.6. 从单元测试理解软件
3.7. 名可名
3.8. 小国寡民
3.9. 需求分析的中心思路
3.10. 关于自然语言编程的方向问题
3.11. 反者道之动——欣赏架构设计的基本逻辑
3.12. 让代码变立体
3.13. 生成优秀的架构
3.14. 分支设计要领
3.15. 怎样做项目管理
3.16. 谈谈子女教育问题
3.17. 两种基本的构架表述方法
3.18. 弱者道之用——谈技术工作中的守弱问题
3.19. 在Linux下做性能分析
3.20. 架构设计的0层逻辑
3.21. 解耦设计
3.22. 怎么做高层设计
3.23. 理解架构版本
3.24. PCIE总线的保序模型
3.25. 做与不做都是战略
3.26. 海洋战术式的软件设计方法
3.27. 解耦和不解耦
3.28. 再谈“守弱”
3.29. 互斥算法设计
3.30. 英文版本的“弱者道之用”
3.31. 什么是“守”
3.32. 从用户功能开始构架系统框架
3.33. Linux发行版的库软件包组织
3.34. 地址空间的故事
3.35. 工作和读书有什么不同
3.36. 怎样快速调试Linux内核
3.37. 架构设计中的“少了”和“多了”的问题
3.38. 怎样做代码Review
3.39. 怎样做客户访谈
3.40. RancherOS架构分析
3.41. 再谈什么是软件架构
3.42. 大道曰守,当时曰行
3.43. 不为天下先
3.44. 关于AI的胡说八道
3.45. 学习本质?
3.46. “设计的流程”和“代码的流程”
3.47. 概要设计不是代码
3.48. “病病”
3.49. 关于架构师的爱恨情仇——《黑客帝国》世界观解读
3.50. Linux Socket 0拷贝特性
3.51. 用户态DMA的问题
3.52. Multiprocess Support for Linux IOMMU driver
3.53. Linux RAS特性分析
3.54. 写论文
3.55. 基于“语义”编程
3.56. 从学习assert的用法开始理解如何写“专业的程序”
3.57. 架构的存在性
3.58. Makefile概念入门
3.59. ARM服务器进展小结
3.60. 怎么做初步的需求分析
3.61. 关于设计方案中的逻辑链问题
3.62. 从逻辑链问题讨论怎么做高层设计
3.63. 工程逻辑链
3.64. 为什么你会在你的数据中心中部署ARM服务器
3.65. 如何为libvirt设置虚拟主机
3.66. 给普通人解释Spectre和Meltdown安全漏洞
3.67. 给程序员解释Spectre和Meltdown漏洞
3.68. Is retpoline really safe?
3.69. 逻辑链,道,学和架构工作的本质
3.70. Serverless是什么——谈如何捕获一个特性的架构本质
3.71. 道法自然
3.72. 自然,守弱和Plan B
3.73. 守弱的内涵和外延
3.74. 找到道法自然的“度”
3.75. Specification的写法问题
3.76. 小姐和丫鬟的故事
3.77. 知不知
3.78. PCIE总线的地址问题
3.79. 气和深度学习
3.80. 单元测试的效果问题
3.81. Requirement Analyzing vs. Voting
3.82. 抽离设计逻辑
3.83. 盗夸
3.84. 抽象还是不抽象的问题
3.85. Tegra TX2一瞥
3.86. Progress and confusion of the IOMMU name space
3.87. 一样还是不一样
3.88. 运营还是交付
3.89. 科普一下GPL和开源软件
3.90. 怎么确定道
3.91. 回调还是直调
3.92. 接口的封装层次问题
3.93. git的基本架构欣赏
3.94. 让设计自生
3.95. 架构控制的从权问题
3.96. 设计的需求问题
3.97. 性能优化的目标问题
3.98. 加速器和其他硬件的区别
3.99. 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3.100. 有无之道——一个新的软件架构定义
3.101. 什么是管理
3.102. 从香农熵谈设计文档写作
3.103. YVR18资料关注点
3.104. 理解关联
3.105. 如何撰写技术交底书
3.106. 再谈什么是高层设计
3.107. 再谈“法自然”的设计思路
3.108. 设计规范
3.109. 开源交付
3.110. 道纪
3.111. X86上的ARM Linux调试环境
3.112. IOMMU的现状和发展
3.113. 单元测试的强与弱问题
3.114. 做事,做名,绩效主义,以及架构战略
3.115. 没有规则的规则
3.116. 大成若缺
3.117. 非易失内存随想
3.118. 参考平台
3.119. 一个例子:名的边界效应
3.120. 抽象问题的模型
3.121. 另一个例子:名的边界效应
3.122. Zircon架构简单分析1:Overview
3.123. 在qemu中模拟设备
3.124. 国产操作系统问题
3.125. 软件飞线
3.126. 状态机方法
3.127. 一些典型的架构设计错误
3.128. 从CPU和TPU的不同语言抽象看抽象原则
3.129. 限制管理
3.130. UACCE as a General Heterogeneous Platform
3.131. Multiarch概念调查
3.132. ARM NUC
3.133. UML有没有用
3.134. 推演一个Buffer分配的语法设计
3.135. 架构师和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问题
3.136. 锁使用设计
3.137. 从内核终止用户态程序的IO访问
3.138. epoll和select
3.139. 状态机退出方法
3.140. 不为天下先2
3.141. 设计逻辑和代码逻辑
3.142. 流水线深度
3.143. 谁是主线?
3.144. 理解指令集
3.145. 给使用设备的进程发信号
3.146. Linux设备异常复位逻辑分析
3.147. 投资开源社区的基本逻辑
3.148. 一个Linux死锁信息分析
3.149. 如何说谎
3.150. 代码生成器
3.151. 弟子规:美国军方禁止在C语言程序中使用malloc
3.15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设计
3.153. 正面竞争
3.154. 不知为美
3.155. 高层封装的设计战略
3.156. 产业生态的原理和作用
3.157. 弯道问题
3.158. 无名概念的深入探讨
3.159. 解释On-Chip Debug和Off-Chip Debug
3.160. 接口和名称空间辨识
3.161. RISCV WMO和TSO具体解决什么问题
3.162. 利益链
3.163. 从C的for和Python的for聊起
3.164. 安全建模问题讨论
3.165. Accelerator vs. Co-processor
3.166. 一个逻辑空间控制的例子:uacce生命周期管理
3.167. 软件构架设计的入题角度问题
3.168. 接口分层的问题
3.169. 对Cache Coherence的重理解
3.170. 接口定义的工作模型
3.171. Linux net和net-next分支的维护策略
3.172. WarpDrive用户态方案重构建议
3.173. 主线逻辑
3.174. 架构设计的粗与细问题
3.175. 狂人日记读后感——名称空间囚笼
3.176. 写程序和写小说的区别
3.177. 再谈《弟子规》问题
3.178. 理解弱内存顺序模型
3.179. 思维上的洞2
3.180. 后软件时代和技术沙盘陷阱
3.181. 怎么做项目管理2
3.182. 语言的控制力问题
3.183. 分享我的Linux内核开发环境
3.184. 开发视图
3.185. 概念视图
3.186. 处理视图
3.187. 语言控制力问题
3.188. 新手设计文档典型错误
3.189. 讨论:OpenCL2.0SVM有什么好?
3.190. 设计逻辑的细致和严密问题
3.191. 逻辑的平面和立体问题
3.192. 自由和约束
3.193. 给非专业人士介绍架构设计工作
3.194. AML工作原理快速调研
3.195. qemu PCIe总线结构
3.196. ARM64 Linux Kernel 5.7无法GDB调试问题
3.197. 分层抽象
3.198. 见素抱朴:一个关于交付的例子
3.199. 三个锦囊
3.200. 多核MMU和ASID管理逻辑
3.201. PMA和PA方案对比
3.202. 真假架构设计
3.203. 怎样写标准提案
3.204. 安全问题的本质
3.205. 名称内涵的发展
3.206. 标准和设计的区别
3.207. cond/mutex模型
3.208. 一个例子:架构的重要性和从权
3.209. nvdimm AD模式的内核应用模型
3.210. 早期架构设计问题
3.211. 所谓内部设计
3.212. “知不知”如何影响决策的?
3.213. “优秀架构设计”
3.214. Linux Kernel架构赏析
3.215. 说说对协程的看法
3.216. 架构设计和实施的对齐和同步问题
3.217. 一个关于4+1视图的案例:从概念视图开始
3.218. “硬件状态机”
3.219. 设计的减熵原理
3.220. 架构设计入门知识
3.221. 架构设计的大忌:我没错
3.222. “解决方案”
3.223. 讨论一下eBPF
3.224. 交付中的Version和Revision
3.225. 约束选择
3.226. 在概念空间选择方案
3.227. git submodule的理解
3.228. 思维的串行化要求
3.229. 什么是函数式编程
3.230. 管理上的判断和技术上的判断
3.231. 基于逻辑链建立约束
3.232. 高级需求分析
3.233. 假共享内存(False Sharing)
3.234. 芯片验证软件的4+1方法
3.235. 软件之硬
3.236. 诚其意
3.237. 把什么放入架构设计
3.238. ARMv8的安全特性的主线逻辑
3.239. 指令寻址模式
3.240. 线程的本质
3.241. 限制的可移动性
3.242. 2020年又写的一个什么是架构设计的定义
3.243. 政善治
3.244. 概念空间建模要领
3.245. 例子和全集定义
3.246. 编译阶段和运行阶段算力
3.247. 逻辑闭包和抽象概念定义
3.248. 主语问题
3.249. 关于概念空间,接口的一些具体讨论
3.250. 构架和没错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3.251. 专家意见和编辑意见
3.252. 架构设计和普通设计的区别
3.253. 构架设计的接地气问题
3.254. 一个例子——逐句翻译是怎么掐断逻辑链的
3.255. 一个逻辑链断裂引起架构设计方向错误的实例
3.256. 确定逻辑的根
3.257. 机器腔和人类腔
3.258. 附录
3.259. ABI
3.260. 视图和决策面
3.261. 架构首先是一种信念
3.262. 一个架构设计实例:qemu iommu
3.263. 架构的改革属性
3.264. 逻辑如水
3.265. 综合
3.266. 几个架构定义问题的实例
3.267. 细节的丢失
3.268. 一个架构评审案例
3.269. 建模
3.270. 逻辑正交
3.271. 一些架构设计引导的例子
3.272. iommu设备和uacce关系分析
3.273. 什么叫做“没有设计成份”
3.274. 逻辑闭包的范围管理
3.275. RISCV中断方案分析
3.276. 逻辑的范围问题
3.277. 我们是怎么放弃架构的
3.278. Uacce fork问题建模
3.279. 设计和科普
3.280. 向前兼容数据格式设计
3.281. 架构和装修
3.282. 关于敏捷项目的一些逻辑
3.283. 硬件同步时间差问题的设计逻辑
3.284. 抽象的一个具像
3.285. 天网恢恢
3.286. 逻辑闭包V2
3.287. 抽象和细节的信息屏障
3.288. 什么是架构设计V3
3.289. 一个架构设计模糊精确的例子
3.290. 硬编码Tag方案
3.291. 设计语言和编码语言的区别
3.292. 用Qemu调试Linux内核的技巧总结
3.293. 什么是架构设计V4
3.294. 软硬件结合设计的实践问题
3.295. 信心和建模问题
3.296. 在语义上评价逻辑
3.297. 细节迷信
3.298. 接口对象问题
3.299. 设计的驱动力问题
3.300. 什么是架构设计2023
3.301. 抽象思维
3.302. 架构设计和一般设计的区别
3.303. 为什么架构设计必须使用自然语言
3.304. 目标约束和实施约束
3.305. 专利思维和设计思维
3.306. 为什么很多人看书学不会架构设计
3.307. 对卷积的感性理解
3.308. 为什么不要画市场式的架构图
3.309. 不要把细节特征当作设计
3.310. 架构设计中猜的成分
3.311. 对一个设计评审意见的深入探讨
3.312. 关于语义的辨识
3.313. 基于状态机的行为定义
3.314. 设计问题总结的问题
3.315. 高层设计和下层设计的区别V2
3.316. 集合分界不同的问题
3.317. 一个简单的复杂视图建模例子
3.318. 无价之宝——一个设计仿写的例子
3.319. 设计的本质
3.320. 关于队列模型
3.321. 语义纠偏——细节调研的目的和方向
3.322. 填空问题
3.323. 中文标准写作总结
3.324. 一些未分类的例子